2022年7月13日下午,在中國農大國家大學科技園舉行了鄉村行活動與全生物自然降解塑料地膜項目推進座談交流會。
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產品交流交易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技術市場協會農業農村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老教授協會農業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辛士主持會議。中聯融鑫(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技術總監、中石化高級工程師劉寶林以《自然全降解,消除微塑料》為題,詳細介紹了BADP生物降解材料,并總結了該材料的“五大”綜合優勢:一是成本低、效率高;二是品質好、用途廣;三是工藝溫和、環境友好;四是生態環保、“雙碳”功臣;五是自然降解、堆肥降解。
中國蔬菜協會副會長、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原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副團長、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原會長張真和談到,我國的地膜是在70年代末從日本引進的,現在我國地膜的覆蓋面積大概在4億畝,每年的用量大概在140-150萬噸。根據測算,現在全國地膜土壤殘留量普遍水平在5-15公斤/畝左右,新疆少數地區可以達到20-21公斤這個范圍,對我們的土地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他還表示不管是從國家資源層面考慮還是農業應用方面考慮,生態降解技術都值得期待和推廣。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副團長王道龍針對全降解技術提出幾點建議,一要做好試驗示范,爭取能列到農業農村部每年的推廣計劃中,達到事半功倍;二要做好宣傳;三可以做出口。產品雖好,但是也需要多渠道去推廣。
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原副院長、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社會經濟系統分析專家、山東院士指導專家工作站常務站長陳寶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司長、中國老教授協會農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副團長安豐杰針對推廣和后期研發,也提出了建議。
參加此次會議的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大校、退役軍人事務部創業就業服務促進會紅色文旅產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紅色作家詩人、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服務四區鄉村行專家劉國安;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博士、副教授張建勝;中國技術市場協會農業農村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農國優(北京)科技推廣中心副主任葛玉梅;中國農業(食品)綠色發展院士專家鄉村行辦公室副主任、中農國化(北京)農業推廣技術服務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張冬梅;北京市房山區政協常委、民盟北京房山區總支主委、民盟北京市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中聯融鑫(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波;中聯融鑫(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李改平等。